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科普“六进”活动
2021-03-02
一、 背景
我国地大物博,区域内地理环境差异较大,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,如地震、台风、洪涝灾害等,极大地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,给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破坏。
另一方面,随时社会经济的发展,人们对安全意识的薄弱,导致各类安全事故发生,火灾、交通事故、安全生产事故等,由于缺乏基本自救互救技能或采取了错误的方法,耽搁了救援时间,造成了生命财产的损失。
二、 目的
进一步推动辖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不断发展,在本辖区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及“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企业、进机关、进家庭、进农村”(简称“六进”)宣传活动。通过活动旨在加深社区居民、学生等民众对灾害的认识,提高广大群众对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热情,同时进一步增强防灾避险、自救互救能力,形成具有特色的全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新局面。
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,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自救技能,提高综合减灾能力,形成人人关注、人人参与防灾减灾活动的氛围。
持续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宣传工作,常态化开展灾害隐患排查治理,强化重大风险防控,制定修订应急预案,努力消除和减轻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,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安全。
三、 形式
现场宣教
体验活动
宣传展板/栏
防灾减灾手册/宣传单
应急小产品
防灾减灾科普剧
防灾减灾知识小课堂/微电影
防灾减灾讲解大赛
网络新媒体
四、 科普知识类别
1) 消防类
2) 地震类
3) 安全生产类
4) 防空防灾类
5) 生活安全类
6) 医疗急救类
7) 交通安全类
8) 气象灾害类
9) 社会安全事件类
10) 公共卫生事件类
五、 具体执行
1. 积极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
积极推进政府机关普及防灾减灾知识,了解当前政策及相关法律条款,机关干部要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活动,并向社会宣传防灾减灾知识,带动全社会积极学习防灾减灾相关知识,提高防灾减灾意识。
2. 大力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企业
要引导企业特别是化工、烟花、建筑施工、商场等重点单位、重点行业开展灾害防范宣教活动,并让企业把防灾减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,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要带头学习相关法律、法规,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科普活动,制作应急预案并制作应急演练,提高单位全员的应急安全意识和技能。
3. 有序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农村
农村防灾减灾是薄弱环节,根据农村特点开展防灾减灾科普,如暑假防溺水,春节烟花爆炸安全等,采取多种形式,发放资料,张贴海报,观看警示片,组织宣教等。
4. 积极推进防灾减灾宣传进社区
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位,也是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的重要阵地,根据社区特点,从居民最为关心的安全问题入手,组织观看防灾减灾宣传片,举办防灾减灾讲座,开展应急演练等,同时协助社区建立社区应急队伍。
5. 扎实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校
防灾减灾知识要从小抓起,将防灾减灾教育和应急演练纳入学校安全教育内容,定期在学校开展应急演练,通过防灾减灾科普大课堂、制作防灾减灾宣传栏、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防灾减灾文化、强化意识,达到从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效果。
6. 积极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家庭
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家庭,通过入户赠送防灾减灾图片和资料,传播避险知识,告诉居民学习防灾减灾知识的途径及如何参与活动,切实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。
推荐服务